警方查明,2018年起,肖某等人陆续成立过十几家名为教育咨询类的公司,并通过网络推广宣传,以“提供情感咨询服务”为招牌,实际上是广泛撒网、引导被害人上钩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谷峰:他的公司总共有四个层级,一个是客服部,那么客服部主要负责什么呢,就是说在各大的社交平台或者短视频平台上面,吸引被害人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队长 姚凤杰:你是不是遇到情感问题,我们有专业的情感导师向你解答或者问询,帮助你解决情感问题。那么一般情感失落,或者情感碰到问题的人,容易受这类广告的诱惑。
民警了解到,涉案公司的内部运作分为客服部、分析部、咨询部,以及后勤部四个部门。一旦客服部的业务员确定被害人有挽回情感方面的诉求,就会立刻将其推送至分析部,由所谓的情感分析师接手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谷峰:他们(情感分析师)首先要做的,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的情感出了什么问题,其实他们关键想了解的是你的职业、你的年龄阶段、你的财产的收入,你是不是有利于他们来被骗,你是不是有足够的资产,让他们来倾注其他的力量去骗。
看人下菜碟 按被害人经济条件定费用
表面上,情感分析师声称会依据挽回恋情的难易程度,收取被害人2880元至4880元不等的费用,但实际上,则是看被害人的经济条件而定。不过,他们有什么手段,让被害人心甘情愿花钱去购买所谓的情感挽回服务呢?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谷峰:他们第一步跟被害人许诺的就是说,我能够百分之百帮你把你的对方,比如说你的前男友、你的前女友挽回过来,让他回心转意,重新回到你的怀抱。对被害人来讲,我内心是非常憧憬这么一个时刻的到来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民警 何翠峰:让他感觉非买我的这个服务,因为他们是有话术的,包括了很多种情形,因为他们基本情况问完被害人以后,大概就套其中一种情形,八九不离十,肯定对得上的,那被害人肯定会相信的。
“逼单”是最常用手段 故意营造紧迫氛围
而这些情感分析师最常用的手段,叫做“逼单”,也就是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、再不购买服务就为时已晚的氛围,让潜在客户产生一种没有退路的压迫感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队长 姚凤杰:听取你的故事以后,把问题的重心推向这个被害人,就是你们之间的分手就是因为你引起的。问题出在哪里,我告诉你一二三。那被害人一听还真是有道理,好像是问题。那这个事情时间比较紧迫,那怎么办,我们专业老师加紧给你解决这些事情。
随着一点一滴的苦心经营,这些所谓的情感分析师甚至会被被害人看做知己,仿佛他们真的能懂得自己的心结和难处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谷峰:我是帮你提升你自己的交流水平,你和对方交流的技巧。就类似于心灵鸡汤这种文字,每天会发个一段,发个两段。实际上作为一个他们这个作案团伙来说,他们可能每一天所有人发送的这些心灵鸡汤都是一样的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民警 何翠峰:有些人觉得这个还是有点道理的。有的人要把这个东西倾诉出去,就是老师初始的感觉还是挺好的,一直陪他聊天,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安慰他。
靠转发“心灵鸡汤”支撑导师身份设定
“我如何从灵魂伴侣的爱里抽离”“关系修复中失败率100%的沟通方式”“别去切断沟通和探索的可能”……团伙成员每天都给被害人转发网上搜来的情感类文章,支撑自己作为情感导师的身份设定,久而久之,渐渐得到许多被害人的信任和认可。
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队长 姚凤杰:首先会听你的故事讲解,你是什么情况,话术会分解一下,然后马上跟对方讲,情感的问题不是你一朝一夕或者马上能解决的,就是让对方换一种思维、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,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,解决感情问题需要两个人去沟通,一类很广泛的东西,让对方听着是蛮有道理。
设局下套 “霸王条款”藏猫腻
网络上打广告引流,被害人上钩后就通过所谓的情感大师来设局下套。他们一边施压,一边解压洗脑,不少被害人很难经受住如此心理冲击,于是签下一纸合约,转账付款。但是这个合同条款里其实也藏着不少猫腻。